返回文章列表
行业动态

大模型的分类、技术特征及发展历程

星一
2025-11-07
5小时前
大模型的分类、技术特征及发展历程

大模型入门:把它想象成一个“超级学霸”的养成记

想象一下,我们要培养一个无所不知的“超级学霸”。这个学霸就是 “大模型” 。我们从他的分类、特点和成长历程三个方面来了解他。

第一部分:大模型的“家族分类”(他是谁?)

这个超级学霸有很多兄弟姐妹,他们可以根据两个标准来分家:

1. 按“学习资料”分:他主要学什么?

文本学霸:只“啃”书本和文章。特长是写作文、翻译、写代码。比如:GPT系列。

多模态学霸:不光读书,还“看”图片、“听”声音。特长是看图说话、生成图片、分析视频。比如:能和你聊天的文心一言、通义千问。

记忆口诀: “文”科专才 vs “多”才多艺

2. 按“任务目的”分:他将来做什么工作?

基座模型:这是“大学生”,知识渊博,但还没确定具体职业方向。他什么都懂点,是打造各种专家的基础。

专业模型:这是在基座模型基础上,针对特定领域(如法律、医疗、编程)进行“职业培训”后的专家。

记忆口诀: “全”科通才 vs “专”业精英


第二部分:大模型的“天才特征”(他有多厉害?)

这位学霸之所以被称为“超级”,是因为他有以下几个惊人的特点:

1.海量参数: → “他的大脑神经元超级多”

通俗说:参数就是他大脑里的“脑细胞”数量。脑细胞越多,他就能记住越复杂的知识,思维越缜密。百亿、千亿级别的参数是他的标配。

2.规模效应: → “他不是死记硬背,是真正开窍了”

通俗说:当他的“脑细胞”(参数)和学习资料(数据)多到一定程度时,他会突然“开窍”,涌现出一些惊人的能力,比如逻辑推理、创造能力,这是小模型永远达不到的。

3.泛化能力超强: → “他是个‘通才’,能举一反三”

通俗说:他不用像传统AI那样为“识别猫”或“下围棋”专门训练。你问他什么,他基本都能答上来,还能处理从来没见过的任务。

4.技术统一: → “他用一种‘万能学习法’搞定所有事”

通俗说:以前,处理翻译、写诗、看图需要不同的技术。现在,大模型用 “下一个词预测” 这个核心方法,通过变换提示词,就能应对所有任务。

记忆口诀: “大”脑(参数多)、“开”窍(规模效应)、“通”吃(泛化强)、“一”法(技术统一)


第三部分:大模型的“成长历程”(他是怎么长大的?)

我们可以把他的成长分为四个关键阶段:

1. 史前时代(2017年以前):学会“走路”

标志事件: 2017年,Google发布了 Transformer 架构。这就像是发现了“最适合人类学习的高效学习方法”。

核心贡献:它让模型可以并行处理大量数据,学习效率暴增,为培养“超级学霸”奠定了理论基础。

2. 启蒙时代(2018年):诞生“天才婴儿”

标志事件: 2018年,Google推出了 BERT,OpenAI推出了 GPT-1。

核心贡献: “预训练+微调”的模式成为标准。GPT系列展示了通过海量无标注文本自学成才的惊人潜力。

3. 野蛮生长期(2019-2020年):“少年学霸”崭露头角

标志事件: GPT-2 和 GPT-3 相继发布,特别是 GPT-3,参数达到千亿级别。

核心贡献:大家彻底相信了 “大力出奇迹” 。模型规模越大,性能越强,甚至出现了“涌现能力”。GPT-3已经能写出以假乱真的文章。

4. 全民偶像时代(2022年至今):“超级巨星”改变世界

标志事件: 2022年底,ChatGPT 横空出世!

核心贡献: ChatGPT通过“对话”这种最自然的方式,让全世界普通人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了大模型的强大,引爆了全球AI热潮。从此,各大公司(如百度、谷歌、阿里等)都推出了自己的大模型产品。

记忆口诀: “理论奠基”(Transformer) → “天才出生”(GPT-1/BERT) → “快速成长”(GPT-3) → “震惊世界”(ChatGPT)

终极记忆法:一个故事串起来

我们可以把一个多模态基座模型的成长想象成:

一个天生聪明(Transformer架构)的婴儿(GPT-1),通过狂吃补品(海量参数和数据)快速长成少年(GPT-3),并在某一天突然开窍(规模效应/涌现能力),成为了一个无所不能、能文能武(多模态/强泛化)的超级学霸(ChatGPT),最终可以根据社会需要成为任何领域的专家(专业模型)。

本文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任何专业建议。使用本文提供的信息时,请自行判断并承担相应风险。

分享文章
合作伙伴
🚀Cloudflare
Fastly
🌐Akamai
☁️AWS
🔷Azure
🟢Uptime
📊Datadog
🔍Pingdom

本站所有广告均是第三方投放,详情请查询本站用户协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