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CDN 回源?CDN回源的核心逻辑

CDN 回源是指当 CDN 节点没有用户请求的资源缓存(或缓存过期)时,CDN 节点会向源服务器发起请求获取资源,再返回给用户并缓存的过程,核心是 “缓存未命中时找源服务器要资源”。
一、回源的核心逻辑
触发条件
:用户请求的资源在 CDN 节点无缓存、缓存已过期,或用户强制刷新(如带 Cache-Control: no-cache 请求头)。
数据流向
:用户 → CDN 节点(缓存未命中)→ 源服务器 → CDN 节点(缓存资源)→ 用户。
核心作用
:源服务器无需直接响应所有用户请求,仅在 CDN 缓存未命中时提供资源,从而降低源服务器负载、节省源服务器带宽。
二、回源与流量的关系(结合之前的 1G 视频场景)
回源流量的计算
:CDN 回源时,源服务器会向 CDN 节点传输完整的资源文件(如 1G 视频),这部分传输产生的流量就是 “回源流量”。
回源流量 ≈ 资源大小 × 回源次数
:
同一视频第一次被访问:CDN 无缓存,触发回源,源服务器消耗 1G+ 传输损耗(5%~10%)的回源流量,CDN 缓存该视频。
后续用户访问:若缓存未过期,CDN 直接返回资源,源服务器无回源流量;若缓存过期,再次触发回源,源服务器再次消耗 1G+ 流量。
缓存命中率的影响
:缓存命中率越高,回源次数越少,源服务器的回源流量越少(比如命中率 80% 时,100 次访问仅 20 次回源)。
三、关键优化点(减少回源流量 / 次数)
合理设置缓存过期时间
:视频等静态资源可设置较长缓存(如 7 天~30 天),减少缓存过期导致的回源。
启用 CDN 预热
:新视频上传后,主动向 CDN 提交缓存请求(预热),让 CDN 提前从源服务器获取资源并缓存,用户首次访问也无需回源。
避免缓存穿透
:对不存在的资源(如恶意请求),CDN 可设置短暂缓存(如 1 分钟),避免频繁回源查询源服务器。
分片传输优化
:视频采用 HLS/DASH 分片(切成多个小文件),仅未缓存的分片触发回源,而非整个大文件回源。
CDN 回源是缓存未命中时的 “兜底机制”,回源流量直接关联源服务器的带宽消耗。核心优化思路是通过提高缓存命中率、合理配置缓存规则,减少回源次数,从而降低源服务器压力和流量成本。
本文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任何专业建议。使用本文提供的信息时,请自行判断并承担相应风险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