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 服务器有哪些优势及不足?

最近小编刷到一份 Nomura(野村)关于 AI PCB的深度报告,越看越觉得一句话能总结现在的行业状态:
AI 服务器卷算力,结果把 PCB 也卷到天上去了。
以前大家聊 AI,都在说 GPU、HBM、功耗,这次报告直接告诉我们——PCB(印刷电路板)正在成为 AI 服务器的“第二主角”。
为什么?因为 LLM 越跑越快,GPU 越做越猛,资料传输、信号完整性、热管理、功耗密度,全都压到了 PCB 上。
小编看完简直有种感觉:PCB 不升级,GPU 就发挥不出实力。下面小编就用人话,把这份硬核报告拆给你看。
一、AI 服务器对 PCB 的需求是什么?一个字:卷!
AI 服务器为什么这么卷 PCB?
因为大模型推理需要:
- 更高带宽
- 更高功耗
- 更复杂布线
- 更低损耗(Df)
- 更高信号速度(PCIe 6.0 / 1.6T Switch)
这几个叠在一起,直接把 PCB 从过去的 10–20 层时代,一下推到 26L、34L、40L、44L…
小编看着数据都头皮发麻。
二、AI 服务器 PCB 进入 30~44 层时代
不同厂商的 AI 平台,PCB 层数直接拉满。
AI 服务器 PCB 层数
| 厂商 | 产品 | PCB 层数 | 来源 |
|---|---|---|---|
| AWS | Trainium 2.5 / 3 | 26 层 | Nomura 报告 |
| TPU v6p | 34 层(16+18) | Nomura 报告 | |
| TPU v7p / v7e | 40–44 层 | Nomura 报告 | |
| Meta | Athena / Iris | 36–40 层+ | Nomura 报告 |
40 层以上是什么概念?传统服务器可能才 8–16 层,而 AI 服务器是它的 3 倍以上。
这就意味着:
- 更密集布线
- 更高材料等级
- 更严格可靠性
- 更复杂制造工艺
PCB 直接从“配角”变成“核心部件”。
三、材料全面升级:M7 → M8 → M9,全都往上跳
层数只是第一步,真正关键的是 CCL(铜箔基板)材料升级。
小编总结一句:
AI 服务器把 CCL 材料卷成了“高频低损耗大比拼”。
AI 相关 CCL(M 系列)的应用趋势
| 等级 | 损耗(Df) | 使用场景 |
|---|---|---|
| M6 | 中 | 早期 OAM |
| M7 | 低 | Google TPU v6p |
| M8 | 超低损耗 | AWS T2/T3、NVIDIA Rubin |
| M8.5 / M9 | 极低损耗 | 1.6T Switch、TPU v7、Rubin Switch 板等 |
现在所有大厂不约而同往 M8 / M9 升级,原因很简单:
- AI 的信号速度实在太高
- 损耗再不压低,信号跑不稳
- GPU 越强 → 板材越贵
板材贵=PCB 单价直接飞起。
四、铜箔又是另一个战场:HVLP2 → HVLP4
CCL 升级还不够,铜箔也必须升级。
LLM 服务器的布线频率越来越高,铜面粗糙度必须极低,否则信号损耗严重。
于是,大家全在抢 HVLP 铜箔(High Very Low Profile)。
铜箔粗糙度等级对比
| 类型 | 粗糙度(Rz) | 应用 |
|---|---|---|
| RTF | 4–6 μm | 传统 PCB |
| VLP | 3–4 μm | 网络设备 |
| HVLP2 | 1.5 μm 以下 | 早期 AI 板卡 |
| HVLP4 | 0.6 μm 以下 | 最新 Trainium / NVIDIA Rubin |
这不是小升级,是 降一半粗糙度 的跨代变化。
尤其 AWS Trainium / Rubin 平台已经全部转向 HVLP4。
五、坏消息:HVLP4 在 2026 年会不够用
野村报告甚至给出了按季度的供需预测,小编看完只能感叹一句:铜箔厂真的来不及扩产。
HVLP4 铜箔 2026 年供需预测
| 时间 | 需求(吨/月) | 供给(吨/月) | 缺口 |
|---|---|---|---|
| 2026 Q1 | 400–600 | 接近满载 | 基本平衡 |
| 2026 Q2 | 800–1000 | ~400–450 | 缺口 500+ |
| 2026 Q3 | 1200–1500 | ~450 | 缺口进一步扩大 |
这意味着:
- AI 服务器越卖越猛 → 铜箔越紧缺
- PCB、CCL 厂甚至可能因为材料不够生产不出来
AI 的速度,已经逼到材料端“吃紧”。
六、哪些厂在做 AI PCB?
根据报告,AI 服务器 PCB 正被一批头部厂商主导:
主要 AI PCB / CCL / 铜箔厂
| 分类 | 企业 |
|---|---|
| AI PCB | WUS、ISU、TTM、GCE、VGT 等 |
| CCL(M 系列) | EMC、TUC、Panasonic、Doosan |
| HVLP 铜箔 | Mitsui、Co-Tech、Lotte、Furukawa |
总结一句:制造越难、层数越高、材料越贵,头部越强。
七、小编总结:AI 时代的 PCB,已经变成“核心算力基础设施”
看完这份报告,小编最大的感受就是:
以前做 AI,看 GPU。现在做 AI,也要看 PCB。
AI 服务器对 PCB 的要求已经不是“好用”这么简单,而是:
- 层数高到几十层
- 材料贵得离谱(M8/M9)
- 铜箔细到肉眼看不见(HVLP4)
- 信号速度像高速铁路
这不是普通服务器,这是 PCB 的“性能巅峰挑战”。
未来两年 AI 产业链的关键变量之一,很可能是:
谁有能力继续做 30–44 层的超高难度 PCB,谁就能吃下下一波 AI 黄金周期。
本文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任何专业建议。使用本文提供的信息时,请自行判断并承担相应风险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