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文章列表
AI

GPT-5.1 发布:AI开始拼情商了?

辞伊
2025-11-13
2小时前
GPT-5.1 发布:AI开始拼情商了?

今天凌晨,OpenAI 毫无预兆地发布了 GPT-5.1。


但这次的发布,透着一股“不对劲”。如果你打开 OpenAI 的官方博客,会发现一个反常的现象:通篇几乎没提跑分,没有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 Benchmark 柱状图,反而花了大量的篇幅在讲——“愉快的聊天体验”。

这很不 OpenAI。

我们都还记得几个月前 GPT-5 发布时的情景。尽管性能参数拉满,但它给人的感觉“太冰冷”、“没有人味儿”,甚至引发了全网用户讨回 GPT-4o 的尴尬事件。显然,用户的声音,奥特曼和 OpenAI 这次是真的听进去了。

在我看来,这次 5.1 升级,不仅是一次“亡羊补牢”,更是一次清晰的战略转向。

AI 的竞争,正式从纯粹的 IQ竞赛,进入了 IQ + EQ的双核时代。

今天这篇文章,我为大家划出了这次更新的四大核心重点,帮大家一次看透“情商”回归背后的秘密。


重点一:高情商的回归

这次更新,普通用户最直观的感受是:那个“人味儿”回来了。GPT-5.1 变得更温暖、更健谈,也更富有同理心。“情商”高了,体现在两个方面:

1. 更懂共情

我们设想一个场景,如果你在工作中搞砸了一个重要的展示,沮丧地对 ChatGPT 说:

“我搞砸了今天的客户提案,感觉自己真是个失败者。”

GPT-5可能会这样回你,简短的安慰后立马给你解决思路:

GPT-5.1则会这样说,这种“先处理情绪,再处理事情”的能力,就是 EQ 的核心体现:

2. 更听话

“情商”的另一面,是强大的指令遵循能力。我们再设想一个指令:

“接下来,请你扮演一个苏格拉底式的导师,必须用反问句来回答我的所有问题。”

GPT-5可能只会第一轮遵循,但是后续有可能忘记设定:

GPT-5.1则会:

这证明 GPT-5.1 不仅是变暖了,它在“指令遵循”这个硬指标上也实打实地变强了。


重点二:不止情商,更有智商

高情商是表象,真正支撑它的是底层“智商”的进化。这次升级的核心是两大模型:

1. GPT-5.1 Instant

  • 定位: 这是我们最常用、响应最快的模型。
  • 核心升级: 首次引入了 “自适应推理”。

以前的 Instant 模型像个“愣头青”,无论你问“你好吗”还是“请解一个复杂的微分方程”,它都用几乎相同的算力去回应。 而现在,它学会了思考。遇到简单问题就快速回答;当遇到难题时,它会智能地决定“我需要先多想一会儿”,从而给出更准确、更深入的答案。

这种“该快则快,该慢则慢”的智能,让它在数学编程评测上的表现有了明显提升。

2. GPT-5.1 Thinking

  • 定位: 更强的大脑,负责最复杂的专业推理任务。
  • 核心升级:“动态思考时间”。

如果说 Instant 是学会了“要不要多思考”,那么 Thinking 则是学会了“到底该思考多久”。 官方博客里那张(唯一的)柱状图说明了一切:

在简单任务上(10th percentile),它花费的时间减少了 57%;但在最复杂的任务上(90th percentile),它花费的时间则增加了 71%

它把宝贵的算力用在了刀刃上。简单问题不再杀鸡用牛刀,复杂问题则全力以赴。

另外,这个模型的回答更清晰,它会尽量用平实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复杂概念,这非常方便大家去处理复杂工作任务和解释技术概念。举例来说:解释 BABIP 和 wRC+。

GPT-5 Thinking、GPT-5.1 Thinking 回答:

(另外,GPT-5.1 Pro 也已预告,即将上线。)

重点三:个性化定制大升级

有了高情商”和高智商的底子,OpenAI 顺势把它做成了可插拔的“开关”。

1. 新增风格预设

在原有的“默认、友好、高效”等基础上,官方新增了三种风格:

  • Professional(专业可靠): 适用于工作、写邮件、写报告。精炼、严谨。
  • Candid(直言不讳): 更直接,不拐弯抹角,有话直说。
  • Quirky(天马行空): 有趣、跳脱,适合头脑风暴或寻找灵感。


2. 试验性新功能(未来方向)

OpenAI 还在试验一项更强大的功能:允许用户精细微调ChatGPT 的特征。

想象一下,你可以像调设置一样去调整它的:

  • 回答的简洁度
  • 热情度(有多热情)
  • 是否易于浏览(比如自动分点)
  • 甚至...使用 emoji 的频率

更智能的是,ChatGPT 也许会在对话中“领悟”到你的偏好,然后主动询问:“我注意到你似乎更喜欢简洁的回答,需要我为你保存这个偏好吗?”

可能AI 正在从“千人一面”的通用工具,加速变为“千人千面”的专属助手。

重点四:安全、透明与“后悔药”

一个更懂你的 AI,也带来了新的社会议题。OpenAI 在这次更新中,也罕见地展现了他们的思考和坦诚。

1. 安全与透明度的升级

这是一个很深,但非常关键的点。OpenAI 首次在安全评估中,加入了两个全新的“人性化”维度:

    心理健康: 评估 AI 如何应对用户可能表现出的孤立、妄想或躁狂等迹象。情感依赖: 评估 AI 的回应是否会助长用户产生不健康的“情感依恋”。

    OpenAI 开始真正担心“高情商”AI 可能带来的社会副作用了。他们不希望创造出一个让人沉迷、甚至被情感操控的完美伴侣。

    同时,官方也非常坦诚地公布:GPT-5.1 Thinking 在处理“骚扰、仇恨言论”等基准测试中,出现了“轻微回退”。这种不藏着掖着的透明度,值得我们关注。

    2. 用户的“后悔药”机制

    吸取了上次 GPT-5 发布被全网吐槽的教训,OpenAI 这次给大家提供了一颗“后悔药”:

    在接下来的 3 个月内,所有付费用户依然可以在下拉菜单中选择使用旧的 GPT-5 模型。



    最后,我想说:

    GPT-5.1 绝不是一次常规的迭代,它很可能标志着大模型下半场的一个“体验为王”的转折点。

    过去几年,大模型的竞争是“智商”的军备竞赛——卷参数、卷跑分、卷多模态。但 OpenAI 今天用行动明确表示:“聪明”和“让人聊得愉快”同样重要。

    这既会带来巨大的实用价值(比如更强的指令遵循、更个性化的辅助),也必然会带来全新的社会挑战(比如我们刚提到的情感依赖)。作为AI关注者和使用者的我们要意识到,一个全新的AI交互时代,可能才刚刚开始。

   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任何专业建议。使用本文提供的信息时,请自行判断并承担相应风险。

    分享文章
    合作伙伴

    本站所有广告均是第三方投放,详情请查询本站用户协议